收入质量浅析

时间:2012-12-18  来源:昭时投资  阅读量:1543

        国庆期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播出“假宽带真相”,揭露目前国内宽带服务市场的缺斤短两问题。互联网数据中心(DCCI)的报告显示:国内超半数用户实际宽带下载速率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中国的宽带是“假宽带”:2M带宽下用户平均上网速度仅为142.2KB/s,4M带宽下平均网速仅为232.7KB/s,与名义速度相差很大。清华大学专家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进行了测试,全国网络速度达标仅55%,“全国一半用户在花冤枉钱”。

         在股票市场上,普遍的观点认为:公司收入增长能够为盈利增长奠定基础,增强公司的经营实力。这一观点背后,存在着这样一个假设:即公司的收入是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现金的,而不是无相应现金支撑的“失真”情形。

         在一般的老百姓眼中,个人收入是以现金直接体现的,比如工资、奖金收入,养老金收入等等。即使是投资收入也都会立刻反映在个人的账户中,不存在转化为现金的问题和困难。而对于公司来说,由于商业信用的存在,赊销是大部分公司都会采用的一种销售方式,这样,公司收入转化为现金存在一定的条件,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就可能会出现了收入与现金转化的问题:销售收入无法全部转化为相应的现金,生产经营的投入无法取得真实的回报,继而最终影响企业的持续正常经营。因此,在关注企业的收入增长的同时,需要对收入的实现质量进行关注,才能对公司经营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公司因采取赊销方式所形成的收入在财务上用应收账款来表示,反映公司收入中尚未转化为现金的部分。一般而言,赊销所形成的应收账款会随着信用期限的到期而收回,转化为现金,收入质量因此得以保证。


          如上表所示,公司第1年结束的时候收入为100,实收80,赊销20;第2年把第1年赊销的20收了回来,同时收到当年收入的80,并赊销20。总体来看,第1年收入100全部有真金白银与之相对应,收入质量高。

          但在现实经营环境中,公司销售对象的经营状况可能发生变化,导致无法偿还公司的货款。假设第3年时,第2年赊销的20只能收回10,应收账款余额上升为30,表明第2年100的收入,最终仅收到现金90,收入质量相比第1年有所下降。

          除了上述情形外,公司面对竞争,采取更加宽松的赊销政策,如将原来的赊销比例提高,或者降低赊销对象的资质要求和信用标准等,这将加大公司赊销账款的回收风险,带来收入质量下滑的风险。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公司收入与所收到的现金来分析公司的收入质量。为了更加直观的看到这一对比关系,我们运用“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收入”(简称“销现率”)这一财务指标来衡量。由于核算口径的原因,财务报表上的“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包含了销售相关的税金。因此,考虑了税金因素的影响,一般企业销现率的正常比值应处于1.17左右。

         理解了收入质量的判断标准后,我们来看下现实中公司的表现:

 

         上图中的两家服装鞋类公司,近年来收入都保持着较好的增长态势,但收入质量则大不相同:图一中的公司,销现率从09年开始快速下降,近年来持续处于低于正常比值的范围,收入质量较差,引发了对公司收入增长是否依赖赊销政策的放松,应收账款回收可能的担忧。而图二中的公司,销现率基本上保持在正常值1.17附近,公司收入增长有效地转化成现金,为公司经营实力的增强奠定良好的基础。

          央视的报道让我们明白“宽带”的真相,不再轻易相信“高价可以购买到高速网络”的忽悠。通过对收入质量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对收入增长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对收入增长能否给公司经营实力带来切实的促进作用有个清晰的认识,为后续的投资判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