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一直坚持的投资理念!

时间:2012-02-15  来源:昭时投资  阅读量:1054

        哈佛大学有一项著名的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显示:他们27%的人没有人生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只有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接下来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那3%中的大多数人,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矢志不渝,孜孜以求,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的顶尖成功人士、社会精英;那10%和60%的人,也坚持着或短期或模糊的目标,25年后他们大部分处于社会的中层,安稳地生活与工作;剩下27%的人,25年来他们漫无目标,缺乏生活理念,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多数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为了生计疲于奔命。
        25年,有没有坚持最初的目标,让他们的人生出现了天壤之别!那么,在过去10年中,在中国股市中摸打滚爬的投资者们的收益有没有呈现出如此大的变化和区别呢?
        中国股市发展到第二个十年,股指从2001年的2200点,经历了6124点和1664点两个大关之后,在2011年底重新回到2200点。对散户来说,这意味着总体上的收益为零,如果加上交易环节的印花税、佣金等,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投资者在绝对收益上是几乎全体亏损;再看机构投资者,自2001年中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成立至今,67%处于亏损状态。然而,通过数据分析却发现,2002年1月1日之前上市的共1072只A股中,涨幅超过1倍的有305只股票,涨幅在0-1倍的有439只。上涨股票的占比为70%,下跌的仅占30%。如此之高的上涨概率,投资者依然不能获得收益,除了融资过度,新股定价泡沫,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信息披露不规范等市场积重难返的因素外,最值得反思的是:这些年,投资者自身的投资理念是什么?坚持这个理念又能否为其带来持续的收益?
       人们追求迅速致富的心理导致明知股票市场存在很多风险点,例如,有概念没业绩、公司治理存在缺陷、高价发行、不分红等,但依然铤而走险,听消息,信概念,追涨杀跌,大家贪婪时一起贪婪,恐惧时跟着恐惧。在追求各种市场热点和概念的时候,盲目的热情往往使人忽视了概念公司经常出现的问题:扩张太快、负债过多、管理失控,公司的经营管理风险很大,成长的不确定性过高等。
        坐着指数涨涨跌跌的过山车,指数重回起点的时候,羡慕股神财富的同时,如果你是在真正学习他的价值投资理念;在选择行业的时候,如果你在意行业的成长空间;在选择个股的时候,如果你注重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盈利模式以及安全边际;那么,即使股指重回十年前,你依然有70%的概率获得收益,28%的概率获得1倍以上的收益! 
        资本市场没有如果,任何人都不能挽回失去的十年,但我们可以吸取教训从而获得成长。市场中的声音是嘈杂的,投资大众的心态是浮躁的,面对市场的起起伏伏,只要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选择有价值的公司,那么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就并非是一件难事。投资是一辈子的事,以后的这些年,让我们一起去坚持价值投资理念!

 


二维码